当篮球战歌响彻齐鲁大地
上周六晚的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馆,近万名球迷齐声高唱山东高速男篮队歌《荣耀齐鲁》的场面,让这个寒冷的冬夜瞬间沸腾。这首由本土音乐人创作的战歌,已成为球队第三个赛季的"精神图腾",其铿锵的鼓点与豪迈的歌词,恰似山东汉子们球场拼搏的写照。
"泰山脚下起风云,黄河浪里敢争先"——歌曲开篇便将地理符号转化为精神力量,这与世界杯赛场上各国球迷用歌声捍卫荣誉的场景何其相似。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每当比赛进入焦灼时刻,DJ便会突然切掉背景音乐,此时看台各个角落自发形成的"人声合唱团",用略带沙哑的山东方言吼出副歌部分,这种原始的情感宣泄,比任何电子音效都更具穿透力。球队队长陶汉林在赛后采访时坦言:"听到全场唱'篮筐就是大海'那句时,我抢篮板的手都在发抖。"
文化符号的体育表达
歌曲制作人李明浩向本报透露,创作时特意融入了山东快书的节奏元素,在第二段间奏处还能隐约听到吕剧《李二嫂改嫁》的经典旋律变奏。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体育文化嫁接的大胆尝试,让人联想到卡塔尔世界杯期间阿拉伯传统鼓点与助威歌曲的完美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的影响力已超出赛场。在济南历下区的某小学体育课上,孩子们用这首歌作为篮球训练的背景音乐;青岛某企业的年度运动会上,改编版《荣耀齐鲁》成为各部门的比拼项目。体育评论员王鑫指出:"当一首球队歌曲能转化为城市文化现象,说明我们的职业体育开始真正扎根民间。"
随着CBA季后赛临近,山东高速男篮俱乐部正筹划推出由球员参与演唱的MV版本。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当中国再次举办国际篮球赛事时,这首带着浓郁山东特色的战歌,能像世界杯期间的《Waka Waka》那样,成为连接体育竞技与地域文化的独特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