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被遗忘的绿茵追梦人
近日,一份辽足预备队球员的工资单在社交媒体流传,显示主力队员月薪仅2800-3500元,替补球员甚至不足2000元。这份数据引发球迷热议:"这样的待遇,如何留住足球人才?"
"每天训练6小时,受伤自己掏医药费,食堂饭菜油水都看不见"——匿名预备队球员向记者吐槽
■ 工资结构揭秘
- 基础工资:1800元(沈阳市最低工资标准)
- 训练补贴:200-500元/月
- 比赛奖金:胜场人均分300元,平局100元
- 商业收入:0(预备队无赞助权益)
■ 生存现状调查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球员住在8人间宿舍,部分人兼职送外卖、代练游戏。22岁的中场球员小李坦言:"家里每月还要倒贴2000元,队友里已经有3个退队去电子厂了。"
支出项目 | 月均花费 |
---|---|
运动损伤理疗 | 600-1200元 |
营养补给 | 400-800元 |
■ 行业对比
与中超一线队动辄百万年薪形成鲜明对比,预备队薪资水平甚至低于快递行业。足球评论员张强指出:"这种断层式待遇差异,导致青训体系出现'13岁退役潮'"。
■ 破局之道
- 建立预备队联赛商业开发体系
- 推行"足球+职业教育"双轨制
- 设立球员伤病保障基金
(本文数据来源于实地采访,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部分信息已做模糊处理)